腰穿刺抽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肿瘤和代谢性脑病等疾病。脑脊液检查通过分析其成分变化帮助明确病因,是神经科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检查可明确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时脑脊液呈浑浊外观,白细胞和蛋白质显著升高,糖含量降低;病毒感染则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轻度升高。常见检查项目包括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病毒PCR检测等。典型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可见脑脊液薄膜形成,隐球菌脑膜炎可通过墨汁染色发现病原体。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可通过脑脊液寡克隆带检测辅助诊断。这类疾病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指数常升高,出现特异性寡克隆带。脑脊液检查还能评估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表现为蛋白质显著增高而细胞数正常。
3、出血性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离心后上清液黄变,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与穿刺损伤的鉴别要点是出血均匀分布且不凝固。脑血管畸形破裂也可能导致类似改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对脑膜癌病、淋巴瘤等具有诊断价值。转移性肿瘤患者脑脊液中可能检测到上皮来源的异型细胞。部分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在脑脊液中的升高也提示肿瘤可能。
5、代谢性脑病
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等代谢性疾病可通过脑脊液氨、尿素氮等指标评估。某些遗传代谢病如线粒体脑病可出现脑脊液乳酸升高。脑脊液氨基酸分析对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腰穿刺后需去枕平卧4-6小时预防低颅压头痛,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应评估凝血功能,有出血倾向者慎做。颅内压显著增高时需先降颅压再行穿刺。脑脊液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部分疾病可能需要重复穿刺或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获取脑脊液标本后应尽快送检,避免细胞溶解和成分降解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