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食管炎通常需要进行胃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测压检查。食管炎可能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确诊食管炎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和范围。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内镜发现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等典型病变,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以鉴别反流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或嗜酸性食管炎等类型。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过程中可能引起短暂咽喉不适,但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2、食管钡餐造影
食管钡餐造影通过X线显影剂观察食管形态和功能,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的患者。检查可显示食管黏膜皱襞增粗、龛影或狭窄等结构异常,对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的诊断有辅助价值。检查前需空腹,吞服钡剂后需配合体位变化以充分显影,但该检查对早期黏膜病变的敏感性低于胃镜。
3、食管测压检查
食管测压检查用于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下括约肌压力,主要针对非典型症状或治疗无效的病例。通过导管传感器记录食管收缩波幅及传导性,可鉴别贲门失弛缓症等动力障碍性疾病。检查前需停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恶心,但能明确食管运动功能是否参与症状发生。
确诊食管炎后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餐后保持直立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若出现呕血、消瘦等预警症状或规范治疗无效,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日常注意记录症状诱因和发作规律,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