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般在6-12个月开始逐渐理解大人说的话。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与听觉系统发育、语言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对简单指令的回应或对熟悉词汇的反应。
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能对语调变化敏感,例如听到欢快的声音会笑,听到严厉的语气会愣住。此时他们虽然无法理解具体词汇,但能通过声音的情绪传递感知大人的意图。8-10个月时,婴儿开始将特定词汇与物体或动作关联,例如听到“妈妈”会看向母亲,听到“拜拜”会挥手。这种理解通常需要重复的语言输入和场景强化。12个月后,多数婴儿能理解10-20个简单词汇,并执行“把球给妈妈”等单步指令,部分发育较快的婴儿可能开始模仿发音。
少数情况下,早产儿或有听力障碍的婴儿可能出现语言理解延迟。早产儿因神经系统发育滞后,理解能力可能比同龄足月儿晚2-3个月。存在先天性耳聋或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婴儿,由于听觉输入受限,语言理解进展会明显缓慢。若18个月仍对呼唤名字无反应,或24个月无法理解简单指令,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听力或神经发育问题。
家长可通过面对面交流、指物命名、朗读绘本等方式促进婴儿语言理解。日常说话时放慢语速、配合夸张表情和手势,能帮助婴儿建立语音与意义的联系。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真人互动更有利于语言发展。若发现婴儿对声音反应迟钝或眼神交流异常,应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