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1.73㎡/min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通常由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动脉狭窄或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干预。
1、慢性肾病
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下肢水肿。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碳酸司维拉姆片等药物,同时限制蛋白质摄入。
2、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伴随头痛、视物模糊。建议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每日监测血压,保持低盐饮食。
3、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出现泡沫尿、贫血。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达格列净片、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4、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引发肾脏缺血,可能突发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可通过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配合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
5、药物性肾损伤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造影剂造成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应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肾功能减退患者需每日记录尿量,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ml,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建议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以鸡蛋、鱼肉为主,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步行锻炼。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严重水肿或恶心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