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涕中带血、听力下降等,若出现持续性单侧鼻塞、回吸性涕血、耳闷胀感三大症状需警惕鼻咽癌。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致癌物刺激等密切相关。
1、鼻塞
鼻塞多为单侧持续性堵塞,初期可能为间歇性,随着肿瘤增大逐渐加重。这与肿瘤阻塞后鼻孔或侵犯鼻腔有关,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若鼻塞超过1个月且对症治疗无效,需行鼻咽镜排查。临床常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炎症性鼻塞,但肿瘤性阻塞需通过放疗或手术解除。
2、涕中带血
回吸涕中带血是特征性表现,晨起时明显,血液常混于鼻涕后部。因肿瘤表面溃破或浸润血管所致,早期多为少量血丝,晚期可能出现明显鼻衄。需与干燥性鼻炎鉴别,后者出血多为鲜红色且易止住。确诊需依靠鼻咽活检,治疗主要采用放射治疗联合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3、耳闷胀感
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负压,出现耳闷、耳鸣或传导性听力下降,易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特征为单侧发病且鼓室导抗图呈B型曲线,鼓膜穿刺抽液后症状反复出现。可短期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改善咽鼓管功能,但根本治疗需针对肿瘤进行放疗。
4、颈部肿块
约60%患者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位于上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肿块质硬、固定且进行性增大,可能融合成团。需与结核性淋巴结炎鉴别,后者常有低热、盗汗。诊断依靠淋巴结活检,治疗采用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
5、颅神经症状
晚期肿瘤侵犯颅底可导致复视、面部麻木或头痛,提示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受累。头痛多位于颞顶部,夜间加重,可能与颅底骨破坏或脑膜受侵有关。此时需紧急进行MRI评估,治疗需大剂量放疗配合替莫唑胺胶囊等化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吸烟、腌制食品等危险因素,出现持续性鼻部或耳部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治疗期间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放疗后定期复查EB病毒抗体。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若出现张口困难需进行颌面部功能锻炼,预防放射性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