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湿肺可通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区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多见于早产儿;湿肺则因肺内液体吸收延迟引起,常见于足月儿或剖宫产新生儿。两者均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但湿肺症状较轻且多在24-48小时内缓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片可见双肺透亮度降低伴支气管充气征。患儿常需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湿肺患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叶间积液,但无广泛肺不张,通常只需氧疗或短暂无创通气支持。实验室检查中,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湿肺患儿血气异常程度较轻。
早产、低出生体重、妊娠期糖尿病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湿肺则与剖宫产、产程短、男性胎儿等密切相关。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警惕肺动脉高压、气胸等并发症,湿肺极少引发严重后遗症。临床处理时,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立即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湿肺则以观察和支持治疗为主。
若新生儿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呻吟样呼吸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建议立即转诊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节律、肤色及喂养情况,避免过度包裹影响呼吸。医护人员应做好产前风险评估,对高危新生儿提前做好复苏准备,产后密切监测呼吸状态至少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