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体重下降等,可通过肠镜检查、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确诊。
1、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严重时每日排便次数可超过10次。腹泻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功能下降有关,常伴有排便急迫感。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2、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热敷或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片等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3、黏液脓血便
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反映肠道黏膜溃疡和炎症。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粪便隐血阳性,重者可出现明显血便。出现血便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
4、里急后重
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即使直肠已排空仍感觉需要排便,这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里急后重可导致频繁如厕,影响生活质量。温水坐浴或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剂可能减轻直肠刺激症状。
5、体重下降
长期腹泻、食欲减退和营养吸收障碍可导致体重明显下降,严重者出现营养不良。患者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高纤维、高脂肪食物,选择低渣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