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治疗方式,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血管收缩剂如生长抑素注射液能减少内脏血流。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高风险出血患者。通过胃镜可进行钛夹止血、注射硬化剂、电凝止血等操作。内镜下套扎术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治疗后需禁食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出血、内镜治疗失败或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常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手术能彻底止血但创伤较大,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坚硬食物。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胃镜等检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建立健康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