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致命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发病急骤且病情凶险,须立即就医干预。
1、心源性休克
大面积心肌坏死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引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血压持续低于90mmHg、皮肤湿冷、尿量减少及意识模糊。此时心肌收缩力严重受损,冠状动脉灌注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需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管活性药物等维持循环,必要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恶性心律失常
缺血心肌电活动紊乱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后48小时内为心律失常高发期,可能与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临床需持续心电监护,备好除颤设备,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或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
3、心脏破裂
梗塞区心肌坏死软化后可能出现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多发生于发病后1周内,表现为突发胸痛加重、血压骤降、心包填塞征象。超声心动图可明确破口位置,需紧急外科行心室修补术或瓣膜置换术,但死亡率仍较高。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控血脂。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严格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