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主要有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反复感染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晚期患者因肿瘤细胞广泛浸润和异常蛋白大量分泌,可出现多系统损害。
1、骨痛
晚期患者因溶骨性病变常出现持续性骨痛,多发生于脊柱、肋骨、骨盆等部位,活动或负重时加重。X线检查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严重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疼痛控制需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或联合镇痛治疗。
2、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及肾功能不全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血红蛋白常低于80g/L,需通过输血或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症状,同时治疗原发病。
3、肾功能损害
轻链蛋白沉积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夜尿增多、水肿、血肌酐升高。部分患者需血液透析治疗,药物可选用硼替佐米注射剂等靶向药物控制肿瘤进展,同时限制蛋白质摄入。
4、高钙血症
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患者出现嗜睡、恶心、多尿等症状。血钙超过3.0mmol/L时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扩容,联合呋塞米注射液促进钙排泄,必要时使用降钙素鼻喷剂。
5、反复感染
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细菌感染风险增加,常见肺炎、尿路感染等。发热时需及时进行血培养,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感染。
晚期患者应保持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乳清蛋白粉维持营养。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剧烈骨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家属需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