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病因,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性扁桃体炎通常表现为咽部充血、低热,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病毒性扁桃体炎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1周内症状可缓解。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为主,症状较病毒性更严重,常见高热、咽痛剧烈、扁桃体表面脓性分泌物等。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若反复发作可能引发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建议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
3、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扁桃体感染概率。此类患者易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或迁延为慢性炎症。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蛋白粉等营养制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冬季需注意保暖,减少冷空气对咽部的直接刺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4、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鼻窦炎、牙龈炎、中耳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蔓延至扁桃体引发继发感染。此类患者除咽痛外,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鼻塞、牙痛、耳闷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鼻窦炎,配合生理盐水漱口减轻局部炎症。建议积极治疗口腔及上呼吸道慢性病灶,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5、环境刺激
长期接触粉尘、烟雾、干燥空气等环境刺激物可导致扁桃体黏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常表现为咽干、异物感,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避免二手烟暴露,外出时可佩戴防护口罩。慢性刺激引起的扁桃体增生可能影响呼吸,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
扁桃体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粥类、汤品,避免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咽喉。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次减轻炎症,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等症状,或每年发作超过4次,建议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是否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锌口服液、维生素C泡腾片等增强黏膜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