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痒疹与妊娠多形性疹是两种不同的妊娠期皮肤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好发部位。妊娠痒疹以剧烈瘙痒性丘疹为主,好发于四肢伸侧;妊娠多形性疹则表现为多形性皮损,常始于腹部妊娠纹周围。
1、发病机制
妊娠痒疹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免疫调节异常有关,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妊娠多形性疹则被认为与胎儿抗原引起的母体超敏反应相关,多见于初产妇或多胎妊娠,与腹部皮肤快速扩张存在关联。
2、临床表现
妊娠痒疹皮损多为红色或肤色坚实丘疹,伴显著瘙痒,夜间加重,偶见抓痕和结痂。妊娠多形性疹早期表现为荨麻疹样红斑,逐渐发展为靶形或环状皮损,可伴随丘疹、水疱等多形态皮疹,瘙痒程度相对较轻。
3、好发部位
妊娠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如膝盖、肘部,偶见于躯干,通常不累及脐周。妊娠多形性疹首发于腹部妊娠纹处,随病情进展可向大腿、臀部扩散,但极少累及面部和黏膜。
4、发病时间
妊娠痒疹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部分患者产后持续数周。妊娠多形性疹常见于妊娠晚期或产后初期,尤其多发于分娩前1-2周,产后数周内多自行消退。
5、治疗差异
妊娠痒疹需加强保湿护理,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外用药物,严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妊娠多形性疹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合并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多数无须系统治疗。
妊娠期出现皮肤病变时应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沐浴水温不宜过高。两种疾病均需与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等严重疾病鉴别,建议孕妇记录皮疹变化情况,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皮肤症状加重或伴随黄疸、乏力等全身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