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下鼻甲肥厚可能会引起耳鸣。下鼻甲肥厚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或鼻腔通气受阻,进而诱发耳鸣症状。
下鼻甲肥厚患者因鼻腔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咽鼓管正常开放功能。当咽鼓管通气受阻时,中耳腔压力无法与外界平衡,可能产生耳闷胀感或低频耳鸣。这类耳鸣多表现为持续性嗡嗡声,常伴随鼻塞、鼻涕倒流等症状。通过鼻内镜检查可明确下鼻甲肥厚程度,鼻窦CT有助于评估整体鼻腔结构。治疗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或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改善通气。
少数情况下,严重下鼻甲肥厚可能直接压迫咽鼓管咽口。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未治疗的慢性鼻炎患者,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可能机械性阻塞咽鼓管开口,导致传导性耳鸣。此类耳鸣特点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声响,可能伴随听力下降。电子鼻咽镜检查可明确阻塞部位,声导抗测试能评估中耳功能。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等离子消融术等外科干预。
建议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若耳鸣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完善听力学检查。日常可进行捏鼻鼓气训练帮助调节中耳压力,但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