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直接接触传染源、皮肤屏障受损、长期处于湿热环境等。体癣属于浅表真菌感染,表现为环状红斑伴鳞屑,需及时抗真菌治疗避免扩散。
1、直接接触传染源
接触感染体癣的人或动物是主要传播途径。皮肤癣菌可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间接传播,宠物如猫狗携带的犬小孢子菌也可致人类感染。发病初期表现为局部瘙痒性红疹,逐渐扩展为边缘隆起的环状皮损。确诊后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外用抗真菌剂,同时对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外伤或慢性湿疹等疾病破坏表皮完整性时,真菌更易侵入角质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因局部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皮损多呈离心性扩散,伴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除外用特比萘芬喷雾外,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搔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
3、长期湿热环境
高温多湿环境促进真菌繁殖,夏季或运动后未及时清洁汗液的人群易发。肥胖者皮肤皱褶处因闷热潮湿更易出现念珠菌合并感染。典型表现为腹股沟、腋下等部位的红斑丘疹。建议保持患处干燥,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穿透气棉质衣物,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预防体癣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及时治疗手足癣等原发灶。日常穿着吸汗透气的衣物,运动后尽快清洁皮肤皱褶部位。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4周以上以防复发。家庭成员共同患病时需同步治疗,对衣物床单进行60℃以上高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