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脑病可通过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胆红素脑病通常由新生儿溶血病、遗传代谢异常、早产等因素引起。
1、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每日经皮或血清检测胆红素数值,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扩大。使用蓝光治疗时需遮盖眼睛及会阴,每4小时翻身保证照射均匀。若出现嗜睡、肌张力增高需立即报告医生,警惕核黄疸发生。记录喂养量及大小便次数,有助于评估胆红素代谢情况。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按需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早产儿可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监测尿比重及尿量,防止脱水加重胆红素沉积。纠正酸中毒时需缓慢输注碳酸氢钠,避免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定期检测血钠、血钾水平,维持内环境稳定。
3、预防感染
接触患儿前严格手消毒,脐部用碘伏每日护理2次。暖箱内物品每日高温消毒,避免使用绒毛玩具。出现体温波动、奶量下降时及时查血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需暂缓,待胆红素降至安全范围再补种。
护理期间保持室温26-28℃,减少包被避免过热出汗。母乳喂养母亲需暂停进食蚕豆及磺胺类药物。每日进行抚触刺激促进胃肠蠕动,记录觉醒时间及惊跳反射。出院后每周复查胆红素,观察有无听力障碍或运动发育异常,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康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