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症的表现主要有阴囊空虚、腹股沟区包块、睾丸发育不良等。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可能停留在腹腔、腹股沟管或其他部位。
1、阴囊空虚
阴囊空虚是隐睾症最典型的表现,家长在给儿童洗澡或换尿布时,可能发现一侧或双侧阴囊内摸不到睾丸。隐睾症患儿的阴囊外观可能较小或发育不对称,触摸时缺乏正常睾丸的弹性感。这种情况可能与睾丸下降过程中受到激素水平异常、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家长需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医生可能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手段确认睾丸位置。
2、腹股沟区包块
部分隐睾症患儿可在腹股沟区触及椭圆形包块,这通常是未能下降的睾丸。包块可能在哭闹、咳嗽等腹压增高时更为明显,平静时又回缩难以触及。这种情况需要与腹股沟疝鉴别,后者包块内容物多为肠管,且大小变化更为明显。隐睾症导致的腹股沟包块通常质地较韧,按压时儿童可能有不适感。家长发现此类包块时,应避免反复按压刺激。
3、睾丸发育不良
长期未治疗的隐睾症可能导致睾丸发育不良,患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对侧。这种情况与睾丸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有关,腹腔温度比阴囊高2-3度,会影响睾丸生精细胞发育。青春期后可能出现睾丸萎缩、质地变软,甚至影响生育能力。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阴茎发育较小、阴毛出现延迟等第二性征发育异常。医生可能建议在1-2岁前进行手术干预,以改善睾丸发育环境。
家长发现儿童有阴囊空虚、腹股沟包块等表现时,应及时到小儿外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睾丸位置、发育情况等评估,选择激素治疗或睾丸下降固定术。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未降睾丸扭转损伤,定期复查睾丸发育状况。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锌元素摄入,如瘦肉、鱼类等,有助于支持睾丸正常发育。术后需遵医嘱随访,监测睾丸位置和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