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病人平时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刺激因素、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1、调整饮食
胃炎病人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泥、软烂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过酸或过甜的食物。每日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减少胃肠负担。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避免煎炸烧烤。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帮助修复胃黏膜。
2、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饭后静坐或慢走30分钟再平卧,防止胃酸反流。工作间隙适当活动,避免久坐压迫腹部。建立固定进餐时间,避免饥饱无常刺激胃酸分泌。午休时可采用半卧位减轻胃部压力。
3、情绪稳定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胃炎症状。可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进行20-30分钟舒缓运动如八段锦、散步。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愉悦心态。
4、避免刺激
严格戒烟戒酒,避免酒精和尼古丁直接损伤胃黏膜。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必需非甾体抗炎药。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凉引发痉挛。减少浓茶、咖啡、碳酸饮料摄入,改用温开水或蒲公英茶等温和饮品。
5、定期复查
遵医嘱按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完成幽门螺杆菌根除疗程。每3-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黏膜修复情况。出现黑便、持续呕吐、体重骤降时立即就医。建立症状日记记录饮食与不适的关联性,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胃炎病人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秋葵等富含黏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避免过硬、过热或冰镇食物。选择棉质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注意餐具消毒,实行分餐制预防交叉感染。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胃炎加重。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