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可通过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维护治疗等方式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可能与遗传因素、菌斑堆积、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1、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是侵袭性牙周炎的首选干预措施,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龈上洁治能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石,龈下刮治可去除牙周袋内的感染物质。治疗过程中可能配合使用超声器械或手工器械,必要时进行根面平整。基础治疗后需评估牙周袋深度和炎症改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作为辅助手段配合基础治疗使用。临床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注入牙周袋,或口服甲硝唑片控制厌氧菌感染。对于伴有全身免疫异常者,可能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基础治疗后仍存在深牙周袋或骨缺损的病例。翻瓣术能直视下彻底清创并修整骨缺损,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可选用胶原膜或生物材料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对于严重松动无法保留的患牙,需考虑拔牙后修复。手术前后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和抗感染管理。
4、维护治疗
维护治疗是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包括定期复查和专业清洁。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牙周检查,评估菌斑控制情况和牙周状况。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复诊频率,必要时重复基础治疗。长期维护可结合家庭护理指导,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饮食上限制高糖食物摄入,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补充。戒烟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出现牙龈出血或牙齿移位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