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内侧里面有一坨肉且伴有疼痛可能由脂肪瘤、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软组织损伤或纤维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触诊、超声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避免挤压或自行处理。
1、脂肪瘤
脂肪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多发生于皮下。可能与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但若压迫神经或快速生长可能引起疼痛。触诊质地柔软、活动度好。治疗上较小无症状者无须处理,较大或影响功能时可手术切除,常用术式为脂肪瘤摘除术。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导致皮脂潴留形成,常伴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疼痛。囊肿表面可能有黑头样开口,挤压可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需避免自行刺破以防感染扩散。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化脓性感染需切开引流,反复发作建议行囊肿切除术。
3、淋巴结肿大
上肢感染或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腋窝或肘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皮下硬结伴压痛。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免疫性疾病有关,常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需排查原发病因,细菌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胶囊,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4、软组织损伤
肌肉拉伤或挫伤后局部血肿机化可能形成硬结,按压时有酸痛感。多由运动过度或外伤导致,常伴活动受限。急性期可冷敷,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疼痛明显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若血肿较大需穿刺抽吸。
5、纤维瘤
纤维瘤是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质地较硬、边界清晰。生长缓慢但可能因压迫神经引发放射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创伤或激素变化相关。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常用术式为肿块局部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块变化,避免反复触摸刺激。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皮肤破溃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上肢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