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3 12:59

扁桃体周围脓肿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痛加剧、吞咽困难、发热、张口受限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扁桃体隐窝阻塞、反复扁桃体炎发作。临床表现主要有咽痛加剧、吞咽困难、发热、张口受限、颈部淋巴结肿大。

1、细菌感染

扁桃体周围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通过扁桃体隐窝侵入周围组织,导致局部化脓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感染征象。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2、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扁桃体周围脓肿。免疫力下降使机体难以有效清除病原体,感染易扩散至扁桃体周围间隙。这类患者往往病程进展更快,症状更严重。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3、邻近组织炎症扩散

急性扁桃体炎、牙源性感染或咽旁间隙感染可能蔓延至扁桃体周围间隙。炎症扩散多表现为单侧咽痛突然加重,伴放射至耳部的牵涉痛。查体可见患侧软腭及悬雍垂水肿,扁桃体被推向内侧。需行增强CT明确脓肿范围,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4、扁桃体隐窝阻塞

扁桃体隐窝内脱落上皮、细菌团块或异物滞留可导致引流不畅,形成局部感染灶。患者常有反复咽痛发作史,检查可见隐窝口脓栓。治疗需彻底清除隐窝内潴留物,配合使用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必要时行扁桃体切除术预防复发。

5、反复扁桃体炎发作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因局部防御功能受损,更易发展为周围脓肿。这类患者每年急性发作超过3次,扁桃体表面可见瘢痕形成。急性期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缓解期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可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出血风险。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应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以防复发。既往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建议在耳鼻喉科定期随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