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腹水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治疗、补充蛋白、控制原发病、腹腔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肾炎腹水通常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钠盐限制可减少水钠潴留,缓解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同时建议记录24小时尿量,监测体重变化。若合并高血压,需同步限制液体摄入量。
2、利尿剂治疗
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钠重吸收促进水分排出。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严重水肿者可短期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
3、补充蛋白
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用于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者。同时需配合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注意监测尿蛋白定量,大量蛋白尿患者需控制蛋白摄入量。
4、控制原发病
针对慢性肾炎可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控制蛋白尿。继发性肾炎需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感染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病理类型严重者可能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5、腹腔穿刺引流
适用于顽固性腹水伴呼吸困难者,单次放液不超过2000毫升。操作需严格无菌防止感染,术后用腹带加压包扎。反复穿刺者需考虑腹水浓缩回输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肾炎腹水患者需保持每日体重波动不超过0.5公斤,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饮食宜选用低磷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限制动物内脏及高嘌呤食物。适度活动避免下肢血栓形成,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发热、腹痛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