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胸膜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非特异性胸膜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肿瘤、理化因素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胸膜摩擦。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适当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疼痛明显时可尝试调整体位,如患侧卧位可减轻胸膜牵拉痛。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可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疼痛剧烈时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用于免疫因素导致的胸膜炎。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作用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每次15分钟。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照射20分钟。胸膜炎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次。
4、中医治疗
痰热壅肺证可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含瓜蒌、黄芩等成分。血瘀证可用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取穴膻中、内关等。外敷疗法可用芒硝加蜂蜜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艾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手术治疗
对于胸腔积液量多引起压迫症状者,需行胸腔穿刺抽液术。慢性胸膜炎导致胸膜增厚粘连时,可采用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术。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膜炎可能需要胸膜固定术,常用滑石粉作为硬化剂。
非特异性胸膜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度。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复诊。长期服用激素者需定期检查骨密度和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