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可能与手术创伤、胆管痉挛、术后感染、胆漏或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原因有关。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疼痛轻微且可逐渐缓解。
手术创伤是术后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胆囊切除过程中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尤其是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刺激膈神经,导致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持续1-3天,随着创面愈合逐渐减轻。胆管痉挛也可能引发阵发性绞痛,由于胆囊切除后胆管代偿性扩张,进食油腻食物后Oddi括约肌收缩不协调所致,表现为右上腹紧缩样疼痛,保持清淡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术后感染引起的疼痛往往伴随发热和血象升高,手术区域可能出现化脓性炎症或腹腔脓肿,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胆漏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多因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或胆管损伤导致胆汁渗入腹腔,严重时需要穿刺引流。少数患者术前存在的胆总管结石未彻底清除,术后可能发生胆管梗阻性疼痛,需要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必要时行内镜取石。术后疼痛若持续加重或出现黄疸、高热等症状,需警惕严重并发症发生。
胆囊切除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饮食上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低脂普食的渐进过程,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散步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但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复查腹部超声。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按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腹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