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口角炎可能与维生素缺乏、真菌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角红肿、皲裂、糜烂等症状。
1、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口角炎症状,如瘦肉、鸡蛋、牛奶等。维生素B2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缺乏时可能导致口角炎。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角黏膜的刺激。日常可适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
2、局部护理
保持口角清洁干燥是基础护理措施。可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擦拭。局部可涂抹凡士林或医用甘油保持湿润,防止皲裂加重。寒冷季节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风刺激。避免舔舐口角,防止唾液刺激导致症状恶化。
3、药物治疗
真菌性口角炎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细菌感染引起者可选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伴有明显炎症反应时,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使用药物前应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延误。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口角炎多与脾胃湿热有关,可辨证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常用方剂如导赤散加减,含生地黄、木通、竹叶等成分。局部可选用黄连油外涂,具有消炎止痛作用。针灸治疗选取地仓、合谷等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体质调理期间应忌食油腻厚味。
口角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牙膏或漱口水。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治疗期间避免用手撕扯痂皮,防止继发感染。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适宜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