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怎么治

发布于 2025/07/13 14:55

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引起,表现为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面部。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过敏原浓度。避免在室内摆放鲜花或植物,减少霉菌滋生。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鼻塞和炎症反应。可选择鼻腔冲洗器或喷雾剂,每日进行1-2次冲洗。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黏膜损伤。长期坚持鼻腔冲洗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少药物使用量。

3、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控制鼻腔炎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适用于伴有哮喘的患者。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伪麻黄碱片缓解鼻塞,但不宜长期使用。

4、免疫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渐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免疫治疗疗程通常需要3-5年,有效率较高且疗效持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全身过敏反应等。

5、手术治疗

对于伴有明显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有限。可选择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等手术方式改善鼻腔通气。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过敏原避免,防止症状复发。手术治疗不作为首选方案,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夏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减轻过敏反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可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户外运动。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