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者是否能种植牙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轻度稳定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通常可以种植,中重度活动期患者需先控制炎症再评估。种植牙的适应症包括单颗/多颗牙缺失、牙槽骨条件良好等,禁忌症涉及未控制的牙周炎、严重骨质疏松等。
牙周炎处于稳定期且经系统治疗的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较轻时,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成功率较高。术前需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消除炎症,术后需加强菌斑控制。种植体选择上可优先考虑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型号,有助于促进骨整合。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治疗的轻度牙周炎患者,种植体5年存留率可达常规水平。
活动性牙周炎伴明显骨吸收的患者,直接种植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风险增加。当剩余骨高度不足时需先行骨增量手术,对于探诊深度超过5毫米的病灶区应延期种植。全身因素如吸烟、糖尿病等会进一步降低成功率,这类患者需完成牙周维护期观察3-6个月,经影像学确认骨破坏静止后再评估种植可行性。
种植牙术前需进行全面的牙周检查,包括全口牙周探诊、锥形束CT评估骨量。建议选择具有牙周病种植经验的医生操作,术后每3个月进行专业维护。日常生活中使用牙缝刷、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避免吸烟等影响愈合的因素。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红肿、探诊出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