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是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和宫颈腺囊肿。慢性宫颈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下腹坠痛等症状。
1、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指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呈现红色颗粒状改变。宫颈糜烂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白带增多、颜色发黄或带有血丝。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消糜栓等药物,必要时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
2、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多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息肉通常呈红色或紫红色,质地柔软,可能引起同房后出血或月经间期出血。确诊后可通过门诊手术摘除,术后需使用抗宫炎片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防止创面出血。
3、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又称纳氏囊肿,是宫颈腺体导管阻塞后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肿多为米粒至黄豆大小,表面光滑,通常无明显不适,偶见白带增多。较小囊肿无须特殊处理,较大囊肿可考虑微波治疗,同时配合使用妇科千金片改善炎症。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4、宫颈肥大
宫颈肥大多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宫颈体积均匀增大但表面光滑。患者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感,治疗需针对原发炎症使用抗宫炎分散片,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建议避免久坐,每1-2小时起身活动改善盆腔充血。
5、宫颈管黏膜炎
宫颈管黏膜炎表现为宫颈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呈脓性。该病变常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通过分泌物检测明确病因后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慢性宫颈炎患者应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TCT和HPV检测。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同房时注意卫生,经期禁止性生活。若出现分泌物异常增多、异味或接触性出血加重,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