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换肤对改善浅层痘坑有一定效果,但对深层痘坑效果有限。果酸换肤主要通过促进表皮更新和刺激胶原再生发挥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痤疮后遗留的浅表性瘢痕。
果酸换肤使用的羟基乙酸或柠檬酸等成分能溶解角质细胞间连接,加速老化角质脱落,同时刺激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活性。这种作用可改善痘坑边缘的陡峭度,使皮肤表面纹理更平滑。治疗周期通常需要4-6次,间隔2-4周进行一次,每次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红斑、脱屑等反应。临床观察显示,20%-35%浓度的果酸对冰锥型痘坑的改善率可达30%-50%,但对车厢型和碾压型痘坑的改善效果较弱。
对于较深的萎缩性瘢痕,单纯果酸换肤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类痘坑常涉及真皮深层胶原断裂和皮下组织缺损,需要结合点阵激光、微针射频或皮下分离等治疗手段。点阵激光能通过热刺激诱发创伤修复反应,促进更显著的胶原重塑。联合治疗时,果酸换肤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优化表皮质地,但需与创伤性治疗间隔足够恢复期。
进行果酸换肤后需严格防晒,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角质剥脱产品,出现持续红肿或色素沉着应及时复诊。有活动性痤疮、玫瑰痤疮或皮肤感染时应暂缓治疗,瘢痕体质者需谨慎评估。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痘坑类型和皮肤反应调整果酸浓度与治疗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