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热敷护理、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与乳腺导管阻塞、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或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反应。若伴随明显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疗程,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2、手术治疗
对于形成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手术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但可能影响哺乳功能。术后需定期换药,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监测伤口愈合情况。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属"乳痈"范畴,可选用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服,或外敷金黄散软膏消肿散结。针灸选取肩井、膻中等穴位疏通经络,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需与西医方案配合使用。
4、热敷护理
急性期48小时后可用40℃左右热毛巾局部热敷,每日2-3次促进炎症吸收。热敷前后需清洁皮肤,避免烫伤。哺乳期患者热敷后应排空乳汁,保持乳头清洁干燥。若出现皮肤破损应暂停热敷。
5、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穿戴过紧胸罩压迫乳腺,选择纯棉透气内衣。戒烟限酒,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哺乳期患者需掌握正确哺乳姿势,定时排空乳汁。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避免挤压乳房肿块,观察乳头溢液性状变化。急性期减少上肢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定期乳腺超声复查监测病情,若出现发热、肿块增大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