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状白斑和舌苔是两种不同的口腔表现,毛状白斑通常与免疫抑制相关,舌苔则是舌背脱落的角化上皮、食物残渣等堆积形成的生理现象。
毛状白斑多见于舌侧缘,呈白色绒毛状或皱褶样斑块,无法通过擦拭去除,常见于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其发生与EB病毒感染相关,属于病理性改变,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干预。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口腔干燥、灼烧感,严重时影响进食。
舌苔表现为舌面覆盖的白色或淡黄色薄层,质地松软,可通过刷牙清洁暂时去除。形成原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脱水、吸烟等生理因素,也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相关。通常无伴随症状,偶有口臭,改善口腔清洁或调整饮食后多可缓解。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舌面,避免过度刮舌。若发现舌侧持续存在的白色斑块或异常增厚,应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通过组织活检明确性质。免疫功能异常者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识别病理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