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肛门脱垂可以引起尿失禁吗

发布于 2025/07/13 16:38

女性肛门脱垂可能引起尿失禁。肛门脱垂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道控尿能力。肛门脱垂通常与盆底功能障碍、分娩损伤、长期便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肛门脱垂严重时,直肠向下移位可能压迫或牵拉盆底肌肉及神经,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盆底肌肉群共同维持直肠和尿道的正常位置,当肛门脱垂程度较重,可能连带影响尿道支撑结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这类患者可能在咳嗽、打喷嚏或负重时出现漏尿,与盆底肌力减弱直接相关。

部分轻度肛门脱垂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尿失禁症状。若脱垂仅涉及直肠黏膜轻度外翻,未显著改变盆底解剖结构,尿道功能通常不受影响。但长期未治疗的肛门脱垂可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后期仍存在尿失禁风险。

建议存在肛门脱垂伴尿失禁症状的女性尽早就诊妇科或肛肠科。医生可能通过盆底肌力评估、超声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应避免长期负重、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脱垂组织以改善症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