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的常见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使用保湿剂、选择宽松衣物、及时就医等。小儿湿疹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症状,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保持皮肤清洁
小儿湿疹患者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水温控制在36-38摄氏度,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洗剂。清洁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加重皮损。清洁频率以1-2次为宜,过度清洗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清洁时需特别注意褶皱部位如颈部、肘窝等处的汗液和污垢残留。
2、避免接触过敏原
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吸入性物质,以及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单被套,使用防螨材质寝具,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对于食物过敏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回避试验,避免盲目忌口导致营养不良。
3、合理使用保湿剂
湿疹患儿需每日多次涂抹无香料、无酒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沐浴后3分钟内是使用保湿剂的最佳时机,此时皮肤含水量较高。冬季或干燥环境下应增加使用频率,选择霜剂或膏剂比乳液更能有效锁水。使用前可先将产品涂抹于耳后测试是否过敏。
4、选择宽松衣物
患儿衣物应以纯棉材质为主,避免羊毛、化纤等粗糙面料。衣物需宽松透气,减少摩擦刺激,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并充分漂洗。新衣物穿着前应先洗涤,去除加工残留的化学物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汗液刺激加重瘙痒。
5、及时就医
当出现皮肤渗液、化脓、发热等感染征象,或常规护理无效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物,或氯雷他定糖浆等口服抗组胺药。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小儿湿疹患儿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2-24摄氏度。家长可通过转移注意力、修剪指甲等方式减少患儿搔抓行为,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长期管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