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主要影响心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脏的心肌层,即心脏的肌肉部分。心肌是心脏收缩和泵血的核心组织,由大量心肌细胞构成。当心肌发生炎症时,心肌细胞可能出现水肿、变性甚至坏死,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炎症反应还可能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引发心律失常。部分患者的心肌炎会累及心包,出现心包积液。严重的心肌炎可导致心肌纤维化,造成永久性心肌损伤。
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活动后症状常加重。部分患者会感到乏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水肿或晕厥。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心肌炎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初期常有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可能伴随其他免疫系统异常表现。
建议心肌炎患者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主。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胸闷气促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吸烟饮酒,控制情绪波动,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肌恢复情况。心肌炎康复后仍需长期随访,关注心脏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