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近距离腔内照射和体外照射有何区别
发布于 2025/07/13 17:34
发布于 2025/07/13 17:34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近距离腔内照射和体外照射两种方式,两者在辐射源位置、治疗范围及适用阶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近距离腔内照射是将放射源直接置入宫颈或宫腔内部,通过高剂量辐射精准杀灭肿瘤细胞。体外照射则采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从体外定向发射射线,需穿透皮肤和正常组织到达病灶区域。
近距离照射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原发灶治疗,尤其对宫颈及阴道上段的肿瘤控制效果显著。体外照射可覆盖盆腔淋巴结等更广泛区域,常用于预防癌细胞扩散或治疗转移病灶。
腔内照射能在肿瘤表面形成极高剂量梯度,周边正常组织受量快速衰减。体外照射的剂量分布相对均匀,需通过多野照射技术保护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
近距离治疗通常分4-6次完成,每次间隔数日。体外照射需连续治疗5-6周,每周进行4-5次照射,总剂量需分次给予以减少放射性损伤。
腔内照射可能导致阴道黏膜炎、局部溃疡等急性反应。体外照射更易引起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全身性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实际治疗中常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案,体外照射控制宏观病灶后,通过腔内照射加强局部剂量。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严重腹泻或发热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放疗结束后需坚持阴道扩张训练预防粘连。
上一篇 : 怎么样让女生胸部变大一点
下一篇 : 免疫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