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流鼻涕中医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7/13 19:17

慢性鼻炎流鼻涕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疗法、穴位贴敷、艾灸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鼻炎可能与肺脾气虚、风寒侵袭、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或脓涕等症状。

1、中药汤剂

肺脾气虚型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含黄芪、白术等成分,有助于益气固表。风寒型常用辛夷清肺饮,含辛夷、苍耳子等药材,能疏风散寒通窍。湿热型可选用苍耳子散,配合黄芩、栀子清热化湿。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迎香穴、印堂穴等面部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足三里等远端穴位,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对于虚寒型患者可加用温针灸,通过艾条加热针体增强温阳效果。每次治疗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后用姜汁调敷于大椎穴、肺俞穴,通过皮肤渗透发挥药效。适用于儿童或畏针者,每次贴敷4-6小时,皮肤敏感者需缩短时间。贴敷期间避免受凉,出现皮肤红肿应立即停用。

4、艾灸疗法

采用隔姜灸神阙穴或艾条悬灸印堂穴,对虚寒型流清涕效果显著。每次灸治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度,避免烫伤。艾烟可能刺激呼吸道,哮喘患者慎用。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

5、饮食调理

肺虚者可常食山药粥、红枣汤健脾益肺,风寒型宜用葱白生姜红糖水发散表邪。湿热型建议饮用菊花薄荷茶,少食辛辣油腻。日常可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清洁。冬季出门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

慢性鼻炎患者需保持居所通风干燥,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坚持用40℃温水熏蒸鼻腔,每日2次缓解鼻黏膜充血。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黄绿色脓涕,提示可能继发感染,应及时到中医耳鼻喉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