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道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尿路梗阻、药物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尿频尿急、下腹部疼痛、尿流中断等症状。
1、药物排石
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尿道结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排石颗粒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型尿路结石。尿石通丸能促进输尿管蠕动,帮助结石排出。肾石通颗粒对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均有较好效果。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结石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尿道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再随尿液排出体外。该方法无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引起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碎石后需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碎石排出。对于质地坚硬的结石可能需要多次碎石治疗才能完全清除。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大、药物和体外碎石无效、合并严重尿路梗阻或感染的情况。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自然腔道进入,创伤小,恢复快。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需留置导尿管或双J管,预防尿路狭窄和感染。
尿道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促进小结石排出。饮食上应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茶叶、巧克力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和盐分的摄取。适当运动如跳绳、爬楼梯等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或CT,监测结石情况。出现排尿困难、剧烈腰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