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正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充填治疗、根管治疗、拔牙手术等。龋齿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因素、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需根据龋坏程度选择针对性治疗。
1、生活干预
早期龋齿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延缓进展。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减少糖分摄入。氟化物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抑制细菌产酸。建议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斑时可进行专业涂氟处理。
2、药物治疗
浅表龋可遵医嘱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等药物局部处理。氟化钠甘油糊剂能增强牙体抗酸能力,氨硝酸银溶液具有杀菌和延缓龋坏作用。药物治疗适用于未形成龋洞的釉质脱矿,需由医生评估后操作。
3、充填治疗
已形成龋洞需采用充填修复。清除腐质后根据龋洞位置选择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材料填充。前牙多选用美学树脂,后牙承力区可使用银汞合金。充填治疗能恢复牙齿形态,防止细菌继续侵入牙本质深层。
4、根管治疗
龋坏累及牙髓时需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后以牙胶尖充填。治疗过程包括开髓、根管预备、封药和永久充填。根管感染严重者可配合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控制炎症,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
5、拔牙手术
严重龋坏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或根尖周病变无法保留时需拔除患牙。拔牙后3个月可考虑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对于阻生智齿龋坏,建议预防性拔除以避免邻牙损害。术后需保持创口清洁,避免干槽症发生。
龋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充填体状态,每年进行口腔全景片检查。日常使用含氟漱口水辅助防龋,控制碳酸饮料摄入频率。儿童建议进行窝沟封闭,成年人可每两年接受一次专业洁治。出现牙齿敏感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牙齿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