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里出现白色虫子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枸杞可能因储存不当或受潮滋生虫卵,食用后存在胃肠不适或过敏风险。
枸杞在采摘、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若未充分干燥或密封,容易吸引粉螨、谷蠹等仓储害虫产卵。这些白色虫体多为幼虫阶段,肉眼可见时会附着在枸杞表面或内部蛀食。虫蛀枸杞可能携带微生物污染,部分人群摄入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过敏体质者还可能引发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即使高温烹煮能杀死虫体,但其代谢产物和虫尸残留可能影响口感和安全性。
若发现少量虫蛀且枸杞未霉变,可紧急处理时用50度以上热水浸泡10分钟并反复冲洗,剔除明显虫体后短期内尽快食用。但长期存放的严重虫蛀枸杞往往伴有营养成分流失,表面出现霉斑或酸败气味则绝对不可食用,此时黄曲霉等毒素已渗透果实内部,普通清洗无法去除。
日常应选购干燥无结块的枸杞,密封存放于阴凉处或冷冻保存。食用前摊开检查是否有虫蛀孔洞,建议每次取用后及时封口避免受潮。发现虫蛀后优先考虑丢弃,特殊情况下处理过的枸杞也需观察身体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用。中草药保存需保持环境湿度低于60%,定期晾晒可减少虫害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