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滞留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口腔检查、避免外力刺激、及时就医干预。
1、保持口腔卫生
乳牙滞留时需加强口腔清洁,每日使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两次,配合含氟牙膏清洁滞留乳牙及邻牙缝隙。饭后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堆积,必要时可使用牙线辅助清理。滞留乳牙周围易滋生细菌,可能诱发牙龈炎或邻牙龋坏,家长需监督孩子完成口腔护理。
2、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给孩子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如坚果、年糕等,防止滞留乳牙受力松动或继发恒牙异位萌出。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西蓝花,促进恒牙牙胚发育。控制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降低滞留乳牙邻面龋坏概率。
3、定期口腔检查
每3-6个月到儿童口腔科进行专业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评估恒牙胚发育状态。医生会测量滞留乳牙松动度,观察恒牙萌出方向,判断是否需要干预。早期发现恒牙萌出异常可采取导萌术等预防性措施。
4、避免外力刺激
禁止孩子用手摇晃或舌头顶推滞留乳牙,不当外力可能导致乳牙根尖炎症或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进行体育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防止外伤导致乳牙早失。若乳牙已明显松动,需避免该侧咀嚼以防误吞。
5、及时就医干预
当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或乳牙滞留超过1年以上时,需由医生评估拔除指征。严重错位萌出的恒牙可能需佩戴间隙保持器或正畸矫治器。合并根尖周炎的滞留乳牙需先进行根管治疗再拔除,防止感染扩散。
乳牙滞留期间应建立每日口腔护理日志,记录牙齿松动度、牙龈颜色等变化。选择小头牙刷和儿童专用牙线清洁难达区域,餐后可用冲牙器辅助清理。定期拍摄口腔照片对比恒牙萌出进度,发现乳牙牙根吸收异常或恒牙萌出方向偏离时立即复诊。夜间避免奶睡习惯,防止滞留乳牙发生奶瓶龋。对于存在咬合干扰的病例,可临时调磨乳牙牙尖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