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不治可能引发局部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过敏反应、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增加复发风险等危害。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局部感染
脚气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真菌在足部持续繁殖,加重皮肤破损和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足底或趾间皮肤增厚、皲裂,伴随剧烈瘙痒。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同时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2、继发细菌感染
长期未治疗的脚气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需配合医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挑破水疱导致感染扩散。
3、诱发过敏反应
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出现湿疹样改变或癣菌疹。表现为足部以外部位如手掌、躯干的对称性红斑和丘疹。可遵医嘱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同时需根治原发真菌感染。
4、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
真菌感染可能通过淋巴管扩散,引发下肢丹毒或蜂窝织炎。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伴发热寒战,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确诊后应住院接受系统性抗感染治疗。
5、增加复发风险
未规范治疗的脚气易转为慢性,真菌潜伏在角质层中反复发作。表现为症状季节性加重,可能传染至指甲引发灰指甲。建议完成足疗程用药,配合使用抗真菌粉剂预防复发,家庭成员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脚气患者应选择透气鞋袜,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或修甲工具。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若出现足部肿胀、发热或皮疹扩散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长期不愈的脚气可能影响行走功能,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阻断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