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和鞘膜积液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通常疝气发生嵌顿时风险更高,而鞘膜积液多数可自行消退。
疝气在腹压增高时可能出现肠管嵌顿,导致局部缺血坏死,需紧急手术处理。嵌顿性疝表现为包块无法回纳、剧烈疼痛、呕吐等症状,发病后6小时内为黄金救治期。鞘膜积液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无痛性囊性肿物,体积可随体位变化。多数患儿在1岁前鞘状突自行闭合,积液逐渐吸收。
少数鞘膜积液可能因感染转为急性鞘膜积液,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需抗感染治疗。长期未吸收的交通性鞘膜积液可能影响睾丸发育,需在1-2岁后考虑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疝气发作时需避免剧烈哭闹,及时平卧复位,若包块变硬发紫须立即就医。
建议家长定期观察患儿腹股沟及阴囊肿块变化,避免长时间咳嗽或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2岁以上未愈的鞘膜积液或反复发作的疝气应及时就诊,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