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总是很累且休息不缓解可能与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过度劳累、腰椎问题或代谢性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运动人群。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复发。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配合足底拉伸和矫形鞋垫缓解症状。急性期需减少负重活动。
2、扁平足
先天性或后天性足弓塌陷会导致足部肌肉代偿性疲劳,行走时足底有灼烧感或酸胀感。可通过足印测试初步判断,严重者需定制足弓支撑器。推荐进行胫骨后肌锻炼,如用脚趾抓毛巾,避免穿平底鞋。
3、过度劳累
长时间行走、登山或穿不合脚鞋子会造成足底肌肉劳损。表现为全足底弥漫性酸困,休息后仍感沉重。建议每日温水泡脚20分钟,按摩涌泉穴,选择鞋跟2-3厘米的软底鞋。必要时使用足跟减压垫。
4、腰椎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可能压迫神经引起足底放射痛,常伴腰腿麻木。需通过腰椎MRI确诊,轻症可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配合牵引治疗。避免久坐和弯腰提重物。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痛风性关节炎均可导致足底异常疲乏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袜套样感觉异常,痛风者可能伴关节红肿。需检测血糖和血尿酸,控制原发病后症状可改善。
日常应避免赤脚行走,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袜,每日进行足底滚球按摩。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足部负荷,久站工作者可每2小时坐下休息10分钟。若调整生活方式2周无改善,或出现夜间痛醒、足部变形等情况,需立即就诊骨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