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内皮镜检查等。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评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视功能的基础项目,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或投影仪测定裸眼及矫正视力。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视力模糊,随着晶状体混浊加重,视力会逐渐下降至手动或光感。检查时需注意区分视力下降是否由视网膜病变共同导致,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和类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典型表现为后囊下雪花样混浊或核性棕黄色混浊。检查时需特别关注晶状体皮质是否出现水隙、空泡等早期改变,同时评估前房深度和虹膜情况,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眼底检查
散瞳后眼底检查可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影响,使用直接检眼镜或眼底照相机评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常合并视网膜缺血性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更准确判断视网膜血流状况,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4、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可筛查继发性青光眼风险,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因房水成分改变或虹膜新生血管可能导致眼压异常。检查时需对比双眼眼压差值,若超过5mmHg需警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能。
5、角膜内皮镜检查
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可量化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内皮细胞常呈现多形性改变。术前检查对预测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若细胞密度低于1000个/mm²需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延缓白内障进展。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若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