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需重点防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尿路感染四种高发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通过规范产检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预防。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可能与胎盘血管发育异常、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建议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出现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需立即就医。
2、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由胰岛素抵抗加重引发,常见多饮多尿、反复阴道感染等症状。需通过血糖仪定期监测,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未控制的高血糖可能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3、贫血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与血容量增加、铁需求上升有关,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等。可通过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改善,重度贫血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4、尿路感染
孕期激素变化使泌尿系统更易受细菌侵袭,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憋尿,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孕期安全抗生素。
建议孕妇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经产科医生评估,出现胎动异常、阴道流血等紧急症状应立即就诊。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产检项目,建立系统的妊娠期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