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起皮粗糙可能与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湿疹、掌跖角化症、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或治疗措施。
1、皮肤干燥
长期摩擦或环境干燥会导致脚后跟角质层水分流失,表现为局部脱屑、皲裂。日常需减少穿硬底鞋摩擦,每日涂抹含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湿霜,严重时可使用水杨酸软膏软化角质。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袭足部皮肤可能引发足癣,伴随脚后跟脱皮、发红及瘙痒。可遵医嘱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同时保持足部透气干燥。
3、湿疹
接触过敏原或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局限性湿疹,表现为脚后跟皮肤粗糙、丘疹伴渗出。需避免搔抓,急性期使用卤米松乳膏抗炎,慢性期改用他克莫司软膏调节免疫。
4、掌跖角化症
遗传性或获得性角化异常会导致脚后跟皮肤增厚、皲裂,冬季加重。建议温水浸泡后使用角质剥脱剂如维A酸乳膏,严重者需口服阿维A胶囊调节角质代谢。
5、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A、B族或锌元素可能影响皮肤修复功能,导致脚后跟反复脱皮。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片剂。
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袜及软底鞋,避免赤脚行走。每日用温水泡脚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若伴随红肿、疼痛或渗液应尽早就医。真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毛巾拖鞋,防止交叉传染。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减少皮肤干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