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关节面及周围发生的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垂直暴力导致,可能伴随腓骨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1、损伤机制
pilon骨折多发生于高处坠落或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暴力经距骨向上传导至胫骨远端关节面,导致关节面压缩塌陷。典型损伤机制为轴向压缩伴随旋转力,常造成关节面粉碎性破坏。临床可见踝关节肿胀畸形,皮肤可能出现张力性水疱。
2、解剖特点
胫骨远端关节面由前、中、后三柱构成,pilon骨折常累及多柱结构。骨折线可延伸至干骺端,关节面可能出现台阶样移位。由于该区域血供较差,骨折愈合过程中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影像学检查需包括踝关节正侧位及CT三维重建。
3、临床分型
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可分为三型:一型为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二型为关节面骨折伴明显移位但无粉碎;三型为关节面严重粉碎压缩。分型越高提示损伤越严重,三型骨折常需手术干预。伴随的软组织损伤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4、治疗原则
治疗需遵循分期处理原则,急性期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端。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环形外固定架固定。关节面解剖复位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关键,术后需早期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
5、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深部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皮肤坏死发生率较高,与原始损伤程度相关。长期随访显示三型骨折患者中超过半数需二次手术。康复期应密切监测伤口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pilon骨折患者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康复期可进行剧烈运动,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踝关节非负重活动训练。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或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