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中间的黑色越来越大可能与瞳孔扩大、虹膜色素改变、眼部外伤、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原因有关,可通过散瞳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瞳孔扩大
光线较暗或情绪紧张时瞳孔会生理性扩大,表现为黑眼球部分暂时性增大。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在光线恢复或情绪平复后瞳孔会自然缩小。若伴随头痛、视力模糊需警惕病理性瞳孔散大。
2、虹膜色素改变
虹膜色素细胞分布异常可能导致局部颜色加深,常见于虹膜色素痣或虹膜黑色素瘤。虹膜色素痣多为良性,但若发现色素区域快速扩大或隆起,需通过UBM超声生物显微镜排除恶性病变。
3、眼部外伤
眼球挫伤可能导致虹膜根部离断或瞳孔括约肌损伤,表现为瞳孔不规则扩大。外伤后24小时内可冷敷减轻肿胀,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控制炎症。
4、葡萄膜炎
前葡萄膜炎发作时炎性渗出物可造成瞳孔后粘连,未粘连部分被动扩大形成"黑眼仁变大"假象。急性期需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配合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避免继发青光眼。
5、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瞳孔呈竖椭圆形散大,伴随眼压急剧升高。需立即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必要时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慢性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瞳孔进行性扩大伴视野缺损。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处于暗环境诱发瞳孔持续扩大,强光下建议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保护虹膜。发现黑眼球变化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及眼底评估。青光眼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眼压,4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眼科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