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值持续超过100μmol/L可能提示存在肾功能损伤,具体损伤程度需结合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综合评估。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当肾功能受损时,肌酐排泄减少,血液中肌酐水平会升高。肌酐值在100μmol/L以上时,可能表明肾脏滤过功能出现轻度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早期、急性肾损伤恢复期或生理性波动。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疲劳、夜尿增多。此时通过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等措施,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若肌酐持续升高超过130μmol/L,往往提示肾功能中度受损,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下降至60ml/min以下。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慢性肾脏病进展期,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评估。某些特殊情况如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脱水等也可能导致肌酐短暂性升高,但通常会在诱因解除后恢复正常。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出现明显浮肿、尿量减少或血压持续升高时需及时就医。肾功能检查异常者应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肾脏超声等项目,由肾内科医生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