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聋可通过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听性脑干反应等方式判断。神经性耳聋通常由内耳损伤、听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噪声暴露、药物毒性等原因引起。
1、听力测试
纯音测听是判断神经性耳聋的基础检查,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评估听力阈值。若结果显示气导和骨导均下降且无传导性障碍特征,提示感音神经性聋。言语识别率测试可进一步鉴别蜗性与蜗后性病变,神经性耳聋患者常表现为识别率显著降低。高频听力下降是早期神经性耳聋的典型表现。
2、影像学检查
头部MRI能清晰显示听神经及脑干结构,对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CT检查可排除内耳畸形或骨折等器质性病变。若影像学发现听神经变细或缺如、桥小脑角区肿瘤,可明确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等内耳畸形也可通过影像学确诊。
3、病史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多提示前庭神经炎,渐进性听力下降需警惕听神经瘤。询问噪声暴露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有助于判断病因。家族性耳聋史可能提示遗传性听神经病变。头部外伤后出现的耳聋需考虑听神经挫伤或断裂可能。
4、体格检查
耳镜检查可排除外耳道及鼓膜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聋。音叉试验中韦伯试验偏向健侧、林纳试验阳性提示感音神经性聋。前庭功能检查如眼震电图异常,可能伴随听神经损伤。面部神经功能评估对听神经瘤诊断有参考价值。
5、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测能客观评估听神经至脑干的电生理活动,波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提示神经传导异常。I波存在而后续波形缺失多为听神经病变,各波潜伏期均延长则可能为脑干损伤。该检查对婴幼儿及无法配合主观听力测试者尤为重要。
确诊神经性耳聋后应避免接触噪声及耳毒性药物,使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需遵医嘱。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突发听力下降需立即就医。可适当进行听觉康复训练,必要时验配助听器或考虑人工耳蜗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