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直肠息肉主要有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四种方法。直肠息肉可能与遗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燕麦等,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量饮酒,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可配合适量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药物治疗
对于炎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抑制肠道炎症,伴有出血时可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若存在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肠镜评估效果。
3、内镜下切除
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可通过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术后需禁食6-8小时。较大广基息肉可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痛或少量出血,需观察1-3天。
4、手术治疗
直径超过3厘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需行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术,复杂病例可能需腹腔镜辅助。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2-4周,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随访。
直肠息肉患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术后半年内每3个月复查肠镜,稳定后改为每年1次。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出现持续便血或腹痛加重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但避免自行服用促排便药物。